双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可通过氧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抗纤维化药物治疗、肺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双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通常由环境暴露、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毒性、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氧疗氧疗适用于血氧饱和度降低的患者,通过鼻导管或面罩提供额外氧气,缓解呼吸困难症状。长期低流量氧疗可改善组织缺氧,延缓肺动脉高压进展。需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氧中毒。
2、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适用于活动性肺泡炎阶段。可能伴随体重增加、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需配合钙剂预防骨质疏松。治疗期间需监测感染征象和电解质水平。
3、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用于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显著者。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害,需定期复查血常规。治疗初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4、抗纤维化药物吡非尼酮胶囊、尼达尼布软胶囊可延缓肺纤维化进程,适用于中晚期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光敏感、腹泻等,服药期间避免日晒。需持续用药6个月以上评估疗效。
5、肺康复训练包括呼吸肌训练、有氧运动和营养支持,可改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腹式呼吸训练每天2次,每次10分钟。建议采用高蛋白饮食配合维生素补充,维持理想体重。
患者应避免接触粉尘和烟雾等刺激物,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建议每3个月复查高分辨率CT评估病情进展,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出现发热或气促加重需及时就诊,日常可进行温和的太极拳或散步等低强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