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硫仑样反应是指因摄入含双硫仑结构药物或酒精后,体内乙醛蓄积引发的急性中毒反应。主要有面部潮红、头痛心悸、恶心呕吐、胸闷气短、血压下降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1、发病机制双硫仑通过不可逆抑制乙醛脱氢酶,阻断乙醇代谢为乙酸的过程。当患者同时接触酒精时,乙醛在体内大量蓄积,直接刺激毛细血管扩张并损伤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典型潜伏期为饮酒后10-30分钟,症状严重程度与饮酒量和药物剂量呈正相关。
2、诱发药物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最常见,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片、替硝唑胶囊,降糖药格列本脲片,抗真菌药酮康唑胶囊等均含双硫仑样结构。部分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也可能引发反应,用药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禁忌项。
3、临床表现早期出现颜面颈部潮红伴灼热感,继而出现搏动性头痛、视物模糊。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动过速、血压先升高后骤降,心电图可见ST段改变。消化系统症状包括剧烈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休克前兆。
4、急救处理立即停止饮酒并保持呼吸道通畅,轻症者可饮用糖水促进酒精代谢。中重度患者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拮抗炎症反应,使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逆转中枢抑制,血压过低时需用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维持循环。
5、预防措施服用上述药物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严格禁酒,避免食用含酒精的食品如酒心巧克力、醉蟹等。糖尿病患者需警惕降糖药引发的隐匿性反应,使用头孢类药物后接触酒精湿巾也可能诱发轻微症状。
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后应卧床休息并监测生命体征24小时,恢复期建议进食高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谷胱甘肽的西兰花等食物,促进乙醛代谢产物清除。用药前主动告知医生饮酒习惯,医务人员需对易感药物作醒目警示标识。过敏体质者使用新药前建议进行小剂量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