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上起水泡可能由摩擦刺激、烫伤、水痘、手足口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抗感染治疗、对症用药等方式缓解。
1、摩擦刺激衣物或尿布反复摩擦可能导致机械性水泡。建议家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部位受压,可涂抹凡士林软膏保护创面。
2、烫伤接触高温液体或物体可能引发烫伤性水泡。家长需立即用冷水冲洗患处15分钟,覆盖无菌敷料,避免弄破水泡防止感染。
3、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会引起全身性水泡疹,伴随发热瘙痒。需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颗粒、炉甘石洗剂、氯雷他定糖浆等药物。
4、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手足口腔黏膜水泡,伴有食欲下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康复新液、干扰素α2b喷雾等药物。
注意观察水泡变化情况,避免抓挠,选择宽松棉质衣物,若出现高热不退或水泡化脓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