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适量吃蛋白质食物是有益的,有助于促进骨骼修复和肌肉恢复。蛋白质是骨骼基质合成的重要原料,同时帮助维持肌肉力量,减少卧床期间的肌肉流失。但需注意避免过量摄入,以免增加肾脏负担或影响钙质吸收。
蛋白质食物为骨折愈合提供必需的氨基酸,尤其是胶原蛋白合成所需的脯氨酸和赖氨酸。瘦肉、鱼类、蛋类等动物蛋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吸收利用率较高。豆制品、乳制品等植物蛋白来源则富含钙和磷,对骨骼矿化有协同作用。临床建议骨折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略高于普通人,但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蛋白质总量和种类。
高蛋白饮食可能加速尿钙排泄,长期过量摄入动物蛋白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反而影响骨钙沉积。部分骨折患者因活动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缓,突然增加蛋白质摄入可能引发腹胀。对于老年骨折患者,建议优先选择易消化的乳清蛋白或鱼肉等低脂蛋白来源,并搭配维生素D补充剂促进钙吸收。
骨折恢复期可每日分次摄入蛋白质食物,如早餐食用鸡蛋和牛奶,午餐选择清蒸鱼肉或鸡肉,晚餐搭配豆腐等豆制品。同时保证充足的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避免长期单一摄入红肉或蛋白粉,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若出现消化不良或尿酸升高,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并咨询营养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