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患者需避免进食坚硬、黏稠、刺激性食物,同时禁止平躺进食或匆忙吞咽。吞咽困难可能由咽喉炎症、食管狭窄、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质地坚硬的食物如坚果、生胡萝卜可能卡在咽喉或食管,增加窒息风险。黏性强的年糕、汤圆等易附着在食管壁,加重梗阻感。辛辣、过酸或过烫的食物会刺激黏膜,引发疼痛或痉挛。进食时应保持坐姿或半卧位,头部稍前倾,避免食物反流。每口食物需充分咀嚼至糊状,小口缓慢吞咽,两次吞咽间隔5-10秒。碳酸饮料可能引发胃胀气,导致食管压力增高。酒精和咖啡因会使食管括约肌松弛,增加误吸概率。服用药物时需将片剂研碎或选择液体剂型,但肠溶片、缓释片等特殊剂型禁止掰开。干燥的饼干、面包等需浸泡软化,带骨刺的鱼肉要仔细剔除。吞咽后需清洁口腔残留,避免引发呛咳。
建议选择稠粥、蛋羹、果泥等软质食物,将肉类剁碎拌入主食。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温水摄入,使用增稠剂调整液体黏度。进食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睡眠时抬高床头15-30度。记录呛咳发生频率与食物种类关联,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若出现发热、胸痛或体重下降,需立即复查电子喉镜或吞咽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