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可通过阳光照射、饮食摄入、营养补充剂等方式补充。主要有阳光照射、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维生素D补充剂、强化食品、医疗干预等方法。
1、阳光照射人体皮肤在紫外线B的照射下可以合成维生素D,每天裸露面部、手臂和腿部接受10-30分钟的阳光照射,有助于维持体内维生素D水平。阳光照射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建议避开正午时段,选择早晨或傍晚进行。肤色较深的人群需要更长的照射时间才能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
2、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动物肝脏、蛋黄、深海鱼类等食物含有天然维生素D。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等脂肪含量较高的鱼类是优质来源,每100克可提供5-20微克维生素D。牛肝菌等部分菌类经紫外线照射后也能产生维生素D2,但生物利用率低于动物来源的维生素D3。
3、维生素D补充剂维生素D3软胶囊、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D2片剂等补充剂可帮助缺乏人群快速提升血钙水平。使用前应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剂型。长期过量补充可能导致维生素D中毒,出现食欲减退、多尿等症状。
4、强化食品部分牛奶、谷物、植物奶等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维生素D。强化牛奶每250毫升通常含2.5-5微克维生素D,可作为日常饮食的补充来源。选购时需查看营养成分表,注意不同品牌强化量存在差异。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强化豆奶或杏仁奶。
5、医疗干预严重缺乏者可能需要大剂量维生素D注射治疗,如骨化三醇注射液用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存在脂肪吸收障碍的人群需配合胆盐制剂使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钙、尿钙及肾功能指标,防止出现高钙血症等并发症。
建议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补充方式,日常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周食用2-3次富含维生素D的鱼类。使用补充剂前建议检测维生素D水平,避免盲目补充。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补充方案,同时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进行负重运动促进钙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