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里面长痘痘可能由毛囊炎、皮脂腺囊肿、痤疮或表皮样囊肿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或手术引流等方式缓解。
1. 毛囊炎细菌感染导致毛囊发炎,表现为红肿疼痛的小丘疹。建议每日用碘伏消毒,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或克林霉素凝胶等抗生素外用制剂。
2. 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肿,触之有弹性肿块。可能与局部清洁不足或激素波动有关,通常无痛感但易继发感染。感染时可外用过氧化苯甲酰凝胶,严重者需手术切除。
3. 痤疮激素变化导致皮脂分泌过剩,表现为粉刺或炎性痘痘。保持耳部干燥清洁,避免挤压,可外用阿达帕林凝胶、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或壬二酸乳膏。
4. 表皮样囊肿表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囊性肿物,可能与外伤或先天因素有关。囊肿较小可观察,若反复感染或增大需手术完整切除,避免使用针挑等自行处理方式。
日常避免频繁触摸耳垂,油性肤质者需加强局部清洁,出现持续肿大、流脓或发热时应及时就诊皮肤科或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