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蚕豆可能导致中毒,主要与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有关。鲜蚕豆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鲜蚕豆中含有蚕豆嘧啶核苷和伴蚕豆嘧啶核苷等物质,这些成分在体内可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对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红细胞无法抵抗氧化损伤,导致红细胞破裂引发溶血。中毒症状通常在食用后24-48小时内出现,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腹痛、尿液呈酱油色等。儿童发病概率高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
极少数情况下,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大量食用鲜蚕豆后也可能出现轻微不适。这可能与个体对蚕豆中生物碱的敏感度差异有关,症状多表现为胃肠不适、头晕等,一般不会造成严重溶血。但这类情况较为罕见,多数中毒案例仍与遗传因素相关。
建议有家族遗传史者避免食用鲜蚕豆及相关制品。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包括补液、碱化尿液、输血等措施。日常应注意饮食安全,儿童首次食用鲜蚕豆需谨慎观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