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性痤疮与寻常性痤疮存在差异,两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重点上有所不同。油脂性痤疮主要与皮脂腺分泌旺盛相关,寻常性痤疮则涉及毛囊角化异常、细菌感染等多因素。
油脂性痤疮多见于油性皮肤人群,表现为面部T区油脂分泌过多,伴随开放性粉刺或黑头,炎症反应较轻。皮脂腺过度活跃是核心诱因,高温环境、高糖高脂饮食可能加重症状。日常需注重控油清洁,避免使用厚重护肤品,可选择含水杨酸或锌成分的外用制剂调节皮脂。若继发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抗炎药物。
寻常性痤疮的典型表现包括白头粉刺、炎性丘疹甚至囊肿,好发于青春期,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密切相关。治疗需兼顾抗角化、抑菌和抗炎,常用药物如阿达帕林凝胶调节毛囊角化,过氧苯甲酰凝胶抑制细菌繁殖。重度患者可能需要口服多西环素片或异维A酸软胶囊等系统性治疗。
保持低升糖指数饮食、规律作息有助于控制两类痤疮。建议根据具体症状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若皮损持续加重或遗留瘢痕,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