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切除术后可能出现腹胀、轻微腹痛、少量便血等症状,通常与创面刺激、饮食不当、术后感染或凝血异常等因素有关。
1. 创面刺激手术器械对肠黏膜的机械性损伤可能导致局部水肿,表现为下腹隐痛,一般术后3天内逐渐缓解,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康复新液或铝碳酸镁等黏膜保护剂。
2. 饮食不当过早进食粗纤维食物可能摩擦手术创面,建议术后24小时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低渣饮食,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加重腹胀症状。
3. 术后感染肠道准备不充分或术中污染可能引发感染性发热,伴随持续性腹痛,需及时使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或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治疗。
4. 凝血异常基础疾病或抗凝药物使用可能导致创面渗血,表现为暗红色血便,必要时需静脉注射维生素K1、氨甲环酸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排便性状变化,若出现鲜红血便超过100毫升或高热需立即返院复查肠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