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烂皮炎可通过保持皮肤干燥、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褶烂皮炎通常由皮肤摩擦、潮湿环境、微生物感染、过敏反应、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
1、保持皮肤干燥褶烂皮炎患者需减少皮肤摩擦并保持局部干燥,可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肥胖患者需注意控制体重以减少皮肤褶皱。日常可使用不含酒精的爽身粉辅助吸湿,但需避免粉末堆积刺激皮肤。清洁时用温水轻柔冲洗后彻底擦干,禁止用力搓揉患处。
2、外用药物轻度感染者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酮康唑乳膏等抗微生物药物。伴有明显炎症时可短期应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糜烂渗出期可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待干燥后改用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所有外用药均需薄涂,每日使用不超过医生建议频次。
3、口服药物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真菌性皮炎需服用伊曲康唑胶囊进行系统抗真菌治疗。瘙痒严重者可配合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免疫异常相关病例可能需使用甲氨蝶呤片等免疫调节剂,须严格监测肝功能。
4、物理治疗顽固性皮损可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每周进行数次以促进皮肤修复。合并慢性溃疡时可尝试低频超声清创或红光治疗。糖尿病患者需先控制血糖稳定后再行物理干预。治疗期间需持续观察皮肤反应,出现灼痛或水疱应立即停止。
5、手术治疗皮肤褶皱过深且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整形外科手术切除多余皮肤,如腹股沟或乳房下皱襞成形术。术后需留置引流管并加压包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术前评估手术风险。术后恢复期需定期换药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褶烂皮炎患者日常应避免穿着化纤材质衣物,沐浴后彻底擦干皮肤褶皱部位。肥胖人群建议通过饮食调整与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处理微小皮肤破损。出现持续红肿、渗液或发热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延长药物使用周期。治疗期间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床单衣物需每日更换并用高温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