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素之一,具有供能储能、保护器官、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等生理功能,但过量摄入可能增加代谢性疾病风险。
1、供能储能脂肪是高效的能源物质,每克脂肪可提供9千卡热量,是糖类和蛋白质的2倍以上。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能储存多余能量,在饥饿或运动时分解为游离脂肪酸供能。长期过量储存会导致肥胖,而脂肪储备不足可能引发营养不良。
2、构成细胞膜磷脂和胆固醇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成分,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髓鞘中的脂质能保护神经纤维,促进神经信号传导。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α-亚麻酸无法自体合成,需通过饮食获取。
3、保护器官肾周和肠系膜脂肪垫能固定脏器位置,缓冲外力冲击。足底脂肪层可减轻行走压力,眼窝脂肪能稳定眼球。但内脏脂肪过度堆积会压迫器官,影响心肺功能。
4、促进维生素吸收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需依赖脂肪乳化吸收。胆汁中的胆盐协助脂肪消化,缺乏脂肪可能导致夜盲症、骨质疏松等症状。但高脂饮食会降低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物利用率。
5、调节生理功能脂肪组织分泌瘦素、脂联素等激素调节食欲和代谢。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胆固醇是合成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原料。反式脂肪酸则会干扰正常代谢,增加心血管疾病概率。
建议通过鱼类、坚果等食物获取不饱和脂肪酸,限制动物油脂和油炸食品摄入。成人每日脂肪供能比宜控制在20%-30%,烹饪优先选用橄榄油等植物油。定期进行体脂检测,肥胖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配合有氧运动改善脂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