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套可有效降低艾滋病传播风险,但无法完全排除感染可能,主要影响因素有安全套破损、滑脱、使用不规范、病毒暴露量等。
1、安全套破损生产缺陷或尖锐物品可能导致安全套出现微小裂痕,病毒可通过破损处接触黏膜。建议选择正规品牌,检查包装完整性。
2、安全套滑脱尺寸不符或佩戴不当可能造成脱落,导致体液直接接触。需按规范佩戴,确保全程覆盖。
3、使用不规范重复使用、未全程佩戴或未排空储精囊等错误操作会降低防护效果。应严格遵循一次性使用原则。
4、病毒暴露量若对方处于急性感染期或病毒载量极高,即使使用安全套仍存在极低概率的渗透风险。建议高危行为后及时进行暴露后预防。
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可服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等阻断药物,同时建议3个月后复查HIV抗体。日常应避免多个性伴侣等高风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