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可能由生殖道细菌感染、产程操作不当、产后护理不足、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伤口清创、支持疗法、中医调理等方式干预。
1、生殖道感染:分娩时生殖道黏膜损伤易导致细菌入侵,常见病原体包括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等,表现为发热、恶露异味。需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生素,配合会阴冲洗。
2、产程操作:人工破膜、产钳助产等侵入性操作可能带入病原体,伴随会阴撕裂或子宫压痛。建议规范无菌操作,出现感染时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盆腔理疗。
3、护理缺陷:产后恶露处理不及时或卫生用品更换不勤,可能滋生细菌。需加强会阴消毒护理,出现感染症状时可使用克林霉素阴道栓剂辅助治疗。
4、体质因素:妊娠期贫血或糖尿病产妇免疫力较差,易继发子宫内膜炎等深部感染。需控制基础疾病,严重时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给药。
产后每日监测体温,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出现持续高热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