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肌病可通过调整激素用量、补充营养、物理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治疗。类固醇肌病通常由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蛋白质代谢异常、电解质失衡、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调整激素用量逐步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或改用隔日给药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避免肾上腺功能不全。监测肌力恢复情况,必要时联合免疫抑制剂。
2、补充营养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乳清蛋白,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建议每日分次摄入支链氨基酸,有助于肌肉蛋白合成。
3、物理治疗进行低强度抗阻训练和水疗,避免过度劳累。电刺激治疗可改善肌肉萎缩,配合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药物干预使用肌酸补充剂改善肌力,辅酶Q10保护线粒体功能。严重者可短期应用屈他维林缓解肌痉挛,或使用甲钴胺营养神经。
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肌酶谱和肌电图,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