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高血压患者在规范用药期间可以正常生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方案并密切监测血压。主要影响因素有药物安全性评估、血压控制情况、妊娠期风险分级、胎儿健康监测。
1、药物安全性评估部分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致畸,建议孕前3-6个月更换为妊娠安全药物如拉贝洛尔、甲基多巴,避免使用沙坦类或普利类降压药。
2、血压控制情况妊娠前需将血压稳定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血压波动可能增加胎盘早剥风险,需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控制效果。
3、妊娠期风险分级合并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的高危患者需多学科会诊,中低危患者可定期随访,所有孕妇均应进行子痫前期筛查。
4、胎儿健康监测妊娠期间需加强超声检查和胎心监护,重点关注胎儿生长发育指标,发现异常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计划妊娠前应完成全面体检,孕期保持低钠饮食并规律监测血压,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