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过敏可能引起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通常由过敏反应激活免疫系统、继发细菌感染、药物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 免疫反应过敏原刺激可激活淋巴细胞增殖,导致引流区域淋巴结反应性增大,表现为黄豆大小、质软可活动的肿块,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回避过敏原后2-3周可消退。
2. 细菌感染皮肤抓挠破损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淋巴结炎性肿大,伴随红肿热痛症状,需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
3. 药物过敏部分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可能诱发超敏反应,导致全身多组淋巴结肿大,需停用致敏药物并更换为西替利嗪或地氯雷他定等替代药物。
4. 自身免疫病特应性皮炎等慢性过敏性疾病可能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引发持续性淋巴结肿大,需检查甲状腺功能,必要时使用左甲状腺素钠调节免疫。
建议记录过敏原接触史,避免反复搔抓皮肤,若淋巴结直径超过2厘米或持续肿大超过1个月需及时就诊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