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过多或过少均可能提示健康问题,正常月经量为20-60毫升/周期,主要与激素水平、子宫内膜状态、凝血功能及生殖系统疾病等因素相关。
1. 激素失衡雌激素或孕酮异常可导致子宫内膜增厚或脱落不全,表现为经量增多或减少。可通过性激素六项检查确诊,常用药物包括屈螺酮炔雌醇片、地屈孕酮片等。
2. 子宫病变子宫肌瘤、腺肌症可能导致经量增多,宫腔粘连则易引发经量减少。需结合超声检查,药物可选氨甲环酸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3. 凝血异常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常伴经量过多。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测,治疗药物如维生素K1、人凝血因子VIII浓缩剂。
4. 其他因素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也会影响月经量,需检测甲状腺功能、胰岛素水平,药物包括左甲状腺素钠片、二甲双胍等。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及出血量,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若持续异常需妇科就诊排查病因,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