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可通过药物控制、导管消融、外科手术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部分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房颤的治疗效果主要与病因、病程长短、心脏基础状态及治疗时机有关。
1、药物控制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可调节心律,抗凝药物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可预防血栓。药物治疗需长期坚持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2、导管消融通过射频或冷冻能量隔离肺静脉异常电信号,适用于阵发性房颤。手术成功率较高但可能需重复进行,术后需配合抗凝治疗3个月以上。
3、外科手术迷宫手术通过心房切口形成瘢痕阻断异常传导,多在心外科手术时同期实施。左心耳封堵术可降低血栓风险,适用于抗凝禁忌患者。
4、基础病管理控制高血压、甲亢等诱因,改善睡眠呼吸暂停。限酒、减重及规律运动有助于减少房颤发作,地中海饮食可降低炎症反应。
建议房颤患者定期心内科随访,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戒烟限酒并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