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期间腹泻可能由药物刺激、肠道菌群失衡、继发感染或营养吸收障碍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药物干预及感染控制等方式缓解。
1. 药物刺激化疗药物直接损伤肠黏膜导致渗透性腹泻,常见于伊立替康等方案。建议选用蒙脱石散、洛哌丁胺等黏膜保护剂或止泻药,同时避免高脂高纤维饮食。
2. 菌群失衡广谱抗生素使用导致肠道益生菌减少,表现为水样便伴腹胀。可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益生菌制剂,必要时联合消旋卡多曲调节肠道分泌。
3. 继发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易发生艰难梭菌感染,出现黏液脓血便。需进行粪便检测,确诊后使用万古霉素或非达霉素进行目标性抗感染治疗。
4. 吸收障碍化疗导致的胰腺功能抑制或乳糖酶缺乏,引发脂肪泻或渗透性腹泻。可尝试胰酶替代治疗,并选择低乳糖配方的营养补充剂。
每日记录排便性状与次数,若出现血便、发热或脱水症状需立即联系主治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