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累及右心室心肌,通常由右冠状动脉闭塞引起,可能表现为低血压、颈静脉怒张、肺部无啰音等特征性症状。
1、病因:右心室心肌梗死多由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造成血管闭塞,少数情况下可由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引起。
2、症状:典型症状包括低血压、颈静脉怒张、Kussmaul征阳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右心衰竭表现如肝淤血、下肢水肿,但肺部听诊常无湿啰音。
3、诊断:除典型临床表现外,心电图可见V1导联ST段抬高,V4R导联ST段抬高超过1毫米具有诊断价值,心脏超声可显示右心室扩大和运动异常。
4、治疗:治疗原则包括维持右心室前负荷,慎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必要时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再灌注治疗可选择溶栓或直接PCI,但需注意右冠状动脉解剖特点。
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长期需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并规律随访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