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未清洗的草莓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寄生虫感染、农药残留中毒或过敏反应,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等。
1. 细菌污染:草莓表面可能附着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引发急性胃肠炎。建议出现腹泻时补充电解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口服补液盐。
2. 寄生虫风险:土壤中的蛔虫卵或隐孢子虫可能通过草莓传播。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家长需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可能开具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驱虫药。
3. 农药残留: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可能导致头晕、多汗等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洗胃,严重时使用阿托品、解磷定等解毒剂。
4. 过敏反应:草莓表面绒毛可能诱发荨麻疹或喉头水肿。过敏体质者应备好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严重过敏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
食用前用流水冲洗草莓30秒以上,过敏体质者建议去皮食用,出现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