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生存期与基础心脏疾病、治疗干预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与常人相近的寿命。
1、基础疾病无结构性心脏病者预后良好,合并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疾病时需优先控制原发病,可能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2、发作频率24小时早搏超过1万次需积极干预,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有关,通常伴随头晕、乏力,可选用普罗帕酮、美西律等药物控制。
3、血流影响导致血压下降或心功能恶化者需射频消融治疗,此类情况可能与心室重构相关,需监测左室射血分数变化。
4、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咖啡因摄入有助于减少发作,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管理基础指标。
建议定期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突发晕厥或胸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