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消化酶、药物治疗、肠内营养支持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消化面积减少、胃酸分泌不足、肠道菌群紊乱、胰胆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纤维及高糖饮食,每日进食5-6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200-300毫升。
2、补充消化酶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可帮助分解营养物质,改善脂肪泻和腹胀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进食情况调整用量。
3、药物治疗使用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蒙脱石散缓解腹泻症状,维生素B12注射液纠正贫血,需定期监测血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水平。
4、肠内营养支持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可采用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进行营养支持,配合监测体重和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变化。
术后需定期复查血常规、生化指标及营养状况,循序渐进增加饮食量,避免剧烈运动,出现持续腹泻或体重下降明显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