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反复鼻塞、口气、咳嗽有痰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感染治疗、鼻腔冲洗、抗过敏药物、腺样体手术等方式干预。
1、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表现为鼻塞流涕、低热咳嗽。治疗需保持空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喷鼻,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
2、过敏性鼻炎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刺激导致鼻腔黏膜水肿,常伴眼痒喷嚏。家长需减少接触过敏原,用海盐水清洁鼻腔,医生可能开具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3、鼻窦炎细菌感染引发鼻窦化脓性炎症,多见黄脓涕伴头痛。需进行鼻窦CT确诊,急性期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配合鼻负压置换治疗。
4、腺样体肥大长期炎症刺激导致腺样体增生,出现睡眠打鼾、龅牙面容。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切除,术前评估需完善鼻咽侧位片和睡眠监测。
家长应每日监测孩子症状变化,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饮食避免辛辣刺激,若咳嗽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喘息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