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破裂后疼痛可通过清洁消毒、外用药物、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等方式缓解。水泡破损通常由摩擦刺激、烫伤、感染、皮肤病等因素引起。
1. 清洁消毒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轻柔冲洗创面,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液体。清洁后保持创面干燥通风,覆盖无菌纱布保护。
2. 外用药物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利多卡因乳膏缓解疼痛。避免自行挑破未破溃水泡。
3. 预防感染每日观察创面有无红肿渗液,接触水源时使用防水敷料。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者需警惕继发感染,表现为局部发热、脓性分泌物等。
4. 促进愈合破损面积较大时可使用水胶体敷料,避免创面与衣物摩擦。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有助于皮肤修复,避免抓挠结痂部位。
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衣物减少摩擦,若出现持续红肿、发热或化脓需及时就医处理深层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