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幼儿急疹、中耳炎、尿路感染等。高热惊厥通常发生在体温快速上升期,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等症状,多数与感染性疾病相关。
1、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高热惊厥最常见的诱因,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患儿可能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体温骤升时可诱发惊厥。治疗需针对原发感染,如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支持为主。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2、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可能引发高热惊厥,常伴随呕吐、腹泻等症状。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可能加重惊厥风险。治疗需补充口服补液盐Ⅲ,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家长需保持患儿饮食清淡,少量多次补充水分。
3、幼儿急疹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的幼儿急疹表现为持续高热3-5天后出疹,发热初期易发生惊厥。该病具有自限性,惊厥多为一次性发作。治疗以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为主,家长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刺激,惊厥发作时侧卧防止误吸。
4、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可导致剧烈耳痛及高热,鼓室压力变化可能刺激神经系统引发惊厥。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膨隆,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家长需避免患儿用力擤鼻,哺乳时保持头高位。
5、尿路感染婴幼儿尿路感染可能仅表现为高热,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可诱发惊厥。需通过尿常规及培养确诊,治疗常用头孢呋辛酯颗粒、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生素。家长需注意会阴清洁,勤换尿布,保证每日饮水量。
对于小儿高热惊厥,家长应保持镇定,发作时将患儿置于安全环境,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表现。惊厥停止后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盲目使用抗惊厥药物。日常需注意增强体质,按时接种疫苗,流感季节减少人群密集场所暴露。发热期间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维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衣着宽松透气。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定期儿保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