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碱导致低钾血症可能与碱中毒时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增加、肾脏排钾增多、血容量扩张稀释效应及基础疾病影响等因素有关。
1、离子交换增加碱中毒时氢离子从细胞内移出,钾离子进入细胞进行代偿,导致血钾降低。治疗需纠正酸碱失衡,可静脉补充氯化钾,常用药物包括氯化钾缓释片、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枸橼酸钾颗粒。
2、肾脏排钾增多碱性环境下肾小管钠氢交换减少,钠钾交换增加,尿钾排泄增多。需监测尿钾及血钾水平,必要时使用螺内酯等保钾利尿剂,配合氯化钾注射液或口服补钾制剂。
3、血容量稀释大量补碱溶液输入可扩张血容量,稀释性降低血钾浓度。治疗应控制补液速度,联合使用氯化钾注射液与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预防心律失常。
4、基础疾病加重合并肾功能不全或醛固酮增多症时,补碱会加剧钾代谢紊乱。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肾功能不全患者可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钠降钾,同时谨慎补碱。
补碱期间需密切监测电解质,避免快速纠正酸碱失衡,肾功能异常者应调整补钾方案,出现肌无力或心律失常时需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