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药物治疗是通过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信号通路的药物,主要针对EGFR、ALK、ROS1等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常用药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克唑替尼、奥希替尼等。
1、作用机制靶向药物通过阻断癌细胞特定蛋白活性发挥作用,如EGFR抑制剂可竞争性结合酪氨酸激酶结构域,干扰肿瘤增殖信号传导。
2、适用人群需经基因检测确认驱动基因突变,约50%亚洲非吸烟肺腺癌患者存在EGFR敏感突变,ALK阳性约占3-7%。
3、治疗优势相比化疗具有更高肿瘤选择性,常见副作用为皮疹腹泻,骨髓抑制等全身毒性显著低于细胞毒药物。
4、耐药管理获得性耐药多因T790M等二次突变,可通过三代药物序贯治疗或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延缓耐药。
治疗期间建议定期监测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变化,出现新发咳嗽或骨痛需及时复查,同时保持高蛋白饮食帮助修复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