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可能由寒冷刺激、血液循环不良、局部潮湿、自身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暖措施、改善循环药物、局部护理、免疫调节等方式治疗。
1. 寒冷刺激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导致皮肤血管收缩,可能引发冻疮。建议穿戴保暖衣物,避免肢体末端持续受冻,局部可使用凡士林等保湿剂保护皮肤。
2. 血液循环不良末梢循环障碍会加重寒冷损伤,常见于贫血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己酮可可碱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同时加强手足按摩。
3. 局部潮湿潮湿环境加速体表热量流失,诱发冻疮。需保持皮肤干燥,及时更换浸湿的鞋袜,破溃处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 自身免疫异常部分患者存在冷球蛋白血症等免疫疾病,表现为反复冻疮。需排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发病,必要时使用泼尼松等免疫抑制剂治疗。
冬季注意加强高蛋白饮食,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皮肤溃烂、持续疼痛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