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药物流产后需注意阴道出血量、腹痛程度、药物不良反应及感染预防。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出血持续时间、组织物排出情况、发热症状和后续避孕措施。
1、出血监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通常持续1-3周,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超过3周需就医。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益母草颗粒、氨甲环酸片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
2、腹痛管理服药后出现阵发性腹痛属于正常药物反应,但剧烈腹痛伴发热可能提示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间苯三酚注射液可用于缓解疼痛症状。
3、感染预防流产后1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出现发热、分泌物异味需警惕盆腔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
4、随访避孕流产后2周需超声复查宫腔情况,及时选择短效避孕药、避孕套或宫内节育器等避孕措施。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供选择。
流产后应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避免剧烈运动,1个月内定期复查血HCG水平直至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