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细菌性阴道炎可通过保持会阴清洁、调整饮食结构、局部药物治疗、定期产检复查等方式治疗。细菌性阴道炎通常由激素变化、免疫力下降、阴道菌群失衡、加德纳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碱性洗液或过度冲洗阴道,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及时更换。生理性因素无需用药,但需注意避免穿紧身裤或久坐潮湿环境。
2、饮食调整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减少高糖及辛辣饮食。孕期营养失衡可能加重菌群紊乱,适当摄入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有助于改善微环境。
3、药物治疗甲硝唑阴道栓、克林霉素乳膏、乳酸菌阴道胶囊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病理性感染可能与频繁性生活、既往妇科病史有关,常伴随灰白色分泌物及鱼腥味,需完成全程用药。
4、产检监测按医嘱进行白带常规复查,监测胎心及羊水情况。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炎可能导致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出现腹痛或分泌物异常增多需立即就诊。
孕期出现阴道瘙痒或异味时,建议避免自行用药,选择无香型卫生用品,治疗期间暂停性生活,同时注意补充优质蛋白提升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