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症可通过心理干预、行为训练、药物治疗、家庭支持等方式缓解。分离焦虑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压力、创伤经历、神经生化失衡等原因引起。
1、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并修正负面思维模式,暴露疗法逐步适应分离场景,建议每周进行1-2次专业心理咨询。
2、行为训练制定渐进式分离计划,从短暂分离开始延长持续时间,配合正强化奖励机制,家长需每日坚持训练并记录进展。
3、药物治疗严重病例可遵医嘱使用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等SSRI类药物,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儿童用药须严格遵循儿科剂量。
4、家庭支持家庭成员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保护或指责,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家长需参加亲子教育课程学习应对技巧。
日常可进行深呼吸训练和正念冥想,维持规律作息,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和坚果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