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化脓性脑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见于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需及时就医治疗。
1、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是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多继发于肺炎、中耳炎或鼻窦炎。该菌通过血液循环突破血脑屏障感染脑膜,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剧烈头痛、颈项强直等症状。临床常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等药物治疗,严重时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
2、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好发于冬春季节。特征性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突发高热和意识障碍。预防可接种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治疗首选青霉素或头孢噻肟,密切接触者需预防性用药。
3、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曾是儿童化脓性脑膜炎主要病原体,随着疫苗接种普及发病率显著下降。该菌常引起2个月至5岁儿童发病,表现为发热、呕吐、前囟膨隆。治疗采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接种Hib疫苗可有效预防。
4、B族链球菌B族链球菌是新生儿早发型脑膜炎的重要病原体,多经产道垂直传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易感,起病急骤,可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产前筛查阳性孕妇需预防性使用青霉素,新生儿治疗需静脉用抗生素至少14天。
5、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常见于新生儿和免疫功能缺陷者,多与泌尿系统感染、腹部手术相关。该菌易产生耐药性,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三代头孢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早产儿、脑室引流术后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该菌感染。
预防化脓性脑膜炎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按时接种相关疫苗。婴幼儿出现发热、精神差、拒食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恢复期患者需保证充足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优质蛋白,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脑脊液和神经系统评估,发现听力障碍或认知功能下降需早期干预。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