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康复治疗可通过制动固定、物理治疗、功能锻炼、营养支持等方式促进恢复。康复方案需根据骨折类型及愈合阶段调整。
1、制动固定使用石膏、支具或外固定架限制患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上肢骨折通常固定4-6周,下肢需6-8周,期间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痂形成。
2、物理治疗骨折稳定后采用超声波、红外线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疼痛。后期可进行水疗、电刺激等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3、功能锻炼拆除固定装置后逐步开展关节活动度训练,如踝泵运动、握力练习等。负重训练需遵循医嘱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
4、营养支持补充钙质、维生素D及优质蛋白,每日摄入牛奶300-500ml、鸡蛋1-2个。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碳酸钙、阿法骨化醇等药物。
康复期间避免吸烟饮酒,定期监测骨愈合进度,合并骨质疏松者需同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