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小便带血可能由尿路感染、结石、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治疗上,针对病因采取抗感染、排石或手术等相应措施,同时注意多喝水、避免刺激性食物。
1、尿路感染是导致小便带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细菌侵入尿道、膀胱或肾脏引起炎症,导致黏膜损伤出血。患者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同时多喝水促进细菌排出。
2、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尿路黏膜引起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腰痛、腹痛等症状。治疗包括多喝水促进结石排出,使用排石药物如坦索罗辛、双氯芬酸钠等,必要时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
3、泌尿系统肿瘤如膀胱癌、肾癌等也可能导致血尿,尤其是无痛性血尿更应警惕。患者可能伴有消瘦、乏力等症状。确诊需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必要时配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4、其他原因如剧烈运动、外伤、血液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引起血尿。剧烈运动后出现的血尿通常为一过性,休息后可自行消失。外伤引起的血尿需及时就医处理。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5、日常生活中预防血尿的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避免尿路感染;多喝水,减少结石形成;戒烟限酒,降低肿瘤风险;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发现小便带血应立即就医,通过尿常规、B超、CT等检查明确病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避免刺激性食物,预防血尿的发生。对于无痛性血尿尤其要提高警惕,及时排查肿瘤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