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口臭建议进行口腔检查、胃肠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肝功能检查以及血糖检测。口臭可能由口腔疾病、胃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肝功能异常或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口腔检查口腔检查是排查口臭原因的首要步骤,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龋齿、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形成或口腔黏膜病变均可导致细菌滋生,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硫化物引发口臭。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日常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减少口腔细菌。
2、胃肠镜检查胃肠镜检查可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胃酸反流或胃内食物滞留发酵会产生特殊异味,通过口腔排出形成口臭。若发现胃部病变,需针对病因治疗,同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幽门螺杆菌检测通过碳13/14呼气试验或胃黏膜活检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该细菌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和食物消化延迟,其代谢产物尿素酶分解产生的氨气是口臭的重要来源。阳性患者需规范使用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根除治疗。
4、肝功能检查肝功能异常时,血液中氨和硫醇类物质浓度升高,部分通过肺循环经呼吸排出,产生特征性肝臭味。需检测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结合乙肝两对半筛查病毒性肝炎。保肝治疗期间应严格戒酒,限制高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
5、血糖检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脂肪分解产生酮体,部分通过呼吸道排出形成烂苹果味口臭。需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确诊后需规范使用降糖药物,同时注意口腔保湿,预防因唾液减少导致的口腔菌群失衡。
长期口臭患者除针对性检查外,需保持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基础口腔护理,使用舌刮清洁舌苔。饮食上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促进胃肠蠕动,适量饮用无糖绿茶抑制口腔细菌。避免吸烟、饮酒等加重口臭的行为,若检查未发现明确病因,可考虑心理咨询排除幻嗅症等精神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