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痢疾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寄生虫感染引起。
细菌感染是婴幼儿痢疾的常见原因,志贺菌、沙门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进入体内。这些细菌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肠黏膜炎症和损伤。病毒感染则以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主,病毒侵入肠道上皮细胞后造成吸收功能障碍。寄生虫感染相对少见,阿米巴原虫或贾第鞭毛虫等寄生虫可能通过不洁饮食传播。
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胃肠屏障功能较弱,接触病原体后更易发病。喂养器具消毒不彻底、照顾者手部卫生不良、生冷食物摄入等因素都可能增加感染概率。发病时多表现为发热、频繁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可能伴随呕吐和脱水症状。
建议家长注意饮食卫生,定期消毒奶瓶餐具,接触婴幼儿前严格洗手。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并就医进行粪便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