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泪囊炎手术通常安全有效,但可能伴随术后出血、感染或泪道再狭窄等风险。手术方式主要有鼻腔泪囊吻合术和泪囊摘除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鼻腔泪囊吻合术通过建立新的泪液引流通道改善症状,术中可能因鼻腔黏膜损伤导致暂时性鼻出血,术后需避免用力擤鼻。泪囊周围血管丰富,分离组织时存在出血概率,术中采用电凝止血可降低风险。术后早期可能出现术区肿胀和淤青,一般1-2周逐渐消退。感染风险通过术前抗生素滴眼液和术中无菌操作控制,发生率较低。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眶周血肿或眶内感染,需立即处理。
泪囊摘除术适用于无法行吻合术的患者,术后永久性丧失泪液引流功能可能导致溢泪症状持续存在。手术可能损伤内眦韧带影响眼睑位置,或误伤鼻泪管导致邻近组织粘连。瘢痕体质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瘢痕增生影响外观。全身麻醉相关风险包括恶心呕吐或呼吸道并发症,但发生率较低。术后泪道再狭窄多因瘢痕形成导致,可通过泪道探通或置管改善。
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眼膏预防感染,定期冲洗泪道评估通畅度。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减少出血风险,出现持续眼红、疼痛或视力下降应及时复诊。多数并发症通过规范操作和术后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前医生会评估个体风险并制定相应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