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一般不建议手术治疗,多数情况下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即可控制症状。仅当合并严重并发症如支气管扩张或肺大疱时,才考虑手术干预。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支气管黏膜增生和黏液分泌增多。手术无法根治炎症本身,反而可能因创伤加重气道损伤。临床首选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配合祛痰药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同时需戒烟、避免空气污染、预防呼吸道感染。
极少数患者若长期反复感染导致支气管结构破坏,形成局部支气管扩张或肺大疱,可能需手术切除病变肺段。这类手术需严格评估肺功能储备,术后仍需持续药物治疗原发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或严重肺气肿者手术风险显著增加,通常列为禁忌。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定期复查肺功能,急性加重时及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冬季注意保暖防寒,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保持环境湿度,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有助于稀释痰液。若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加重或持续发热,需立即就医排除其他肺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