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胰岛素时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注射技巧、剂量调整和血糖监测,避免低血糖等不良反应。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正确使用可有效控制血糖,但不当操作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1、注射技巧:胰岛素通常通过皮下注射给药,注射部位包括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每次注射应轮换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导致脂肪增生或硬结。注射前需清洁皮肤,确保无菌操作,注射后轻轻按压针眼,避免出血或药物渗出。
2、剂量调整:胰岛素剂量需根据血糖水平、饮食和运动情况动态调整。使用胰岛素笔或注射器时,需准确读取剂量刻度,避免过量或不足。若血糖波动较大,应及时咨询调整胰岛素类型或剂量。长效胰岛素用于基础血糖控制,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用于餐后血糖调节。
3、血糖监测:使用胰岛素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药物效果和血糖变化趋势。建议每天至少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必要时增加夜间血糖监测。若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
心悸,应立即补充糖分,并调整胰岛素剂量。
4、低血糖预防: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的常见风险,需注意预防。避免空腹注射胰岛素,注射后按时进食。运动前可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或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以备低血糖时应急使用。
5、药物储存:胰岛素需冷藏保存,避免高温或冷冻。开封后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下保存,但需在28天内使用完毕。使用前检查胰岛素是否澄清,若有浑浊或沉淀,应停止使用。
6、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人、孕妇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胰岛素时需特别谨慎。老年人易发生低血糖,需减少剂量并加强监测。孕妇需根据孕期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类型和剂量,确保母婴安全。肝肾功能不全者需监测药物代谢情况,避免药物蓄积。
正确使用胰岛素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患者需掌握注射技巧、剂量调整和血糖监测方法,预防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定期与医生沟通,根据个体情况优化治疗方案,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