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一般不需要拔牙,但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拔除患牙。
牙周炎早期通过洁治、刮治等基础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炎症。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和西吡氯铵含片,这些药物能抑制牙周致病菌繁殖。患者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避免牙菌斑堆积。定期复查有助于医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当牙周炎发展到晚期,出现牙齿严重松动、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三分之二或反复脓肿无法控制时,可能需要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拔牙后需进行修复治疗恢复咀嚼功能,如种植牙或固定桥修复。长期吸烟、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因素会加速牙周组织破坏,增加拔牙风险。
建议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出现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及时就医。日常减少高糖饮食,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护牙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