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通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多数情况下症状会在数天至两周内逐渐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因尿酸控制不佳、反复炎症刺激等因素导致持续肿胀疼痛。
1、尿酸持续升高高尿酸血症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尿酸盐结晶不断沉积在关节,可能诱发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建议通过低嘌呤饮食、增加饮水等方式降低尿酸,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
2、炎症反复发作关节内尿酸盐结晶未被清除时,可能触发免疫系统反复攻击,表现为持续性红肿。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等抗炎镇痛药物,同时避免关节外伤或过度活动。
3、痛风石形成长期未治疗的痛风可能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结构破坏和机械性压迫。若已出现痛风石,需综合评估后考虑手术清除,并配合苯溴马隆等药物促进尿酸排泄。
4、合并其他疾病肾功能不全、代谢综合征等疾病会影响尿酸代谢,加重痛风症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控制血压血糖,同时监测血尿酸水平调整用药方案。
痛风患者应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定期复查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