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中阻的早期症状包括口苦口黏、脘腹胀满,进展期可见大便黏滞、小便短黄,终末期可能伴随身热不扬、黄疸。该证候可能由饮食不节、外感湿邪、脾胃虚弱、肝胆湿热等原因引起。
1、饮食不节长期嗜食肥甘厚味或酗酒,导致湿热内生。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油腻及酒精摄入,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胶囊、葛根芩连片、甘露消毒丸等化湿清热药物。
2、外感湿邪久居潮湿环境或淋雨涉水,湿邪郁而化热。需保持环境干燥通风,必要时采用羌活胜湿汤、三仁汤、黄芩滑石汤等方剂宣畅气机。
3、脾胃虚弱素体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停聚化热。日常可用山药茯苓粥健脾,药物选择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丸、补中益气汤等健脾化湿制剂。
4、肝胆湿热肝胆疏泄失常合并湿热蕴结,多与胆囊炎、肝炎相关。表现为胁痛目黄,需检测肝功能,常用龙胆泻肝丸、茵栀黄颗粒、消炎利胆片等清利肝胆药物。
湿热体质者日常可食用薏苡仁、赤小豆、冬瓜、苦瓜等利湿食材,避免熬夜及情绪抑郁,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