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样变病的胃肠道表现主要包括腹泻、便秘、消化道出血、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肠梗阻。这些症状与淀粉样蛋白在消化道沉积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有关。
1、腹泻:淀粉样蛋白沉积可损伤肠道神经丛和黏膜屏障,导致肠道蠕动异常和分泌功能紊乱。患者可能出现水样便或脂肪泻,严重时可伴随电解质紊乱。
2、便秘:淀粉样物质浸润肠壁肌层会导致肠道运动功能减退。患者排便频率显著降低,可能伴随腹胀、腹痛等不适感,长期便秘可能诱发肠套叠。
3、消化道出血:淀粉样蛋白沉积使血管脆性增加,易引发出血。常见表现为黑便或呕血,胃镜可见黏膜下出血点,严重者需输血治疗。
4、吸收不良综合征:小肠绒毛萎缩和消化酶分泌不足导致营养吸收障碍。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粪便检查可见未消化脂肪颗粒。
5、肠梗阻:淀粉样物质沉积导致肠壁增厚、管腔狭窄。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腹部CT可见"铅管样"肠壁改变,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
淀粉样变病患者需保持低脂、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定期监测营养指标。出现持续腹泻或便秘时应记录排便情况,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就医。轻度腹痛可尝试热敷缓解,但肠梗阻症状出现时禁止自行用药。建议每3个月进行胃肠镜复查,评估病变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