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阻塞和气管炎不是一回事。肺阻塞通常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气管炎是气管黏膜的炎症反应,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差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主要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等症状。治疗上需要长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等,并配合氧疗和肺康复训练。气管炎则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骨后疼痛等,通常对症治疗即可。慢性气管炎与长期吸烟、粉尘刺激等有关,需戒烟并避免刺激因素,必要时使用祛痰药如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
肺阻塞和气管炎虽然都会导致咳嗽、咳痰等症状,但肺阻塞的气流受限更明显且不可逆,而气管炎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肺阻塞患者肺功能检查显示持续性气流受限,气管炎患者肺功能可能正常或仅轻度异常。肺阻塞需要长期规范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气管炎在去除诱因后症状多能缓解。
无论是肺阻塞还是气管炎,都应戒烟并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助于改善症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饮食上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增强抵抗力。若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