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鼻后鼻子不通气通常是术后正常反应,可能与鼻腔肿胀、分泌物增多或暂时性鼻中隔偏曲有关。多数情况下1-2周内逐渐缓解,若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剧烈疼痛、发热需及时就医。
隆鼻手术过程中对鼻腔结构的操作可能引发局部组织水肿,尤其是鼻中隔和鼻甲区域的肿胀会直接压迫气道。术后48小时内肿胀达到高峰,此时鼻腔通气受阻最为明显,可通过抬高头部、冰敷减轻症状。鼻腔内填塞的止血材料也会暂时阻塞通气,通常在术后24-72小时由医生取出。部分患者因麻醉插管刺激产生黏液分泌增多,需配合生理盐水喷雾保持湿润。术后早期避免用力擤鼻、弯腰等动作,防止加重出血和肿胀。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持续性鼻塞,常见于鼻中隔矫正不足或过度矫正导致的结构异常,也可能因瘢痕增生造成鼻腔狭窄。过敏体质患者可能对植入材料产生排异反应,表现为长期鼻黏膜充血。术后感染引发的化脓性鼻窦炎会出现黄绿色脓涕伴臭味,需抗生素治疗。若假体移位压迫鼻阀区或出现鼻尖皮肤发白、疼痛等缺血表现,需立即手术干预。
术后应保持环境湿度50%-60%,每日用医用棉签清洁鼻孔边缘分泌物。避免辛辣食物、烟酒刺激黏膜,睡眠时采用30度半卧位。恢复期间出现呼吸急促、血氧下降等缺氧表现,或鼻腔流出清亮液体可能提示脑脊液漏,须急诊处理。定期复查确保假体位置正常,6个月内避免戴框架眼镜或撞击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