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急性肠炎儿童症状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和发热,严重时需及时就医。急性肠炎多由感染、饮食不当或过敏引起,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预防脱水。
1、感染
急性肠炎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也可能引发。病毒性肠炎通常症状较轻,细菌性肠炎可能伴随血便或高热。预防感染的关键是注意手部卫生,避免接触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2、饮食不当
儿童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食用不洁食物、过量冷饮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可能诱发肠炎。建议家长为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熟的蔬菜,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3、过敏或食物不耐受
部分儿童对某些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可能引发急性肠炎症状。家长应观察孩子的饮食反应,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避免摄入相关食物。
4、治疗与护理
-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如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使用蒙脱石散缓解腹泻。
- 饮食调整:急性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稀粥,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
- 预防脱水:腹泻和呕吐可能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电解质溶液,如口服补液盐或椰子水。
5、就医建议
若儿童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腹痛、血便或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皮肤干燥),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通过粪便检测、血液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急性肠炎儿童症状虽常见,但家长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并发症。通过合理饮食、卫生习惯和适当药物治疗,大多数患儿可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