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得流感后可能再次感染流感病毒,但短期内重复感染的概率较低。流感病毒变异快且型别多,不同亚型间交叉保护有限,既往感染产生的抗体可能无法有效抵御新毒株。
儿童感染流感后,体内会产生针对该型病毒的抗体,通常在3-6个月内具有保护作用。若接触相同亚型病毒,免疫系统能快速识别并清除,此时不易重复感染。但流感病毒易发生抗原漂移或抗原转换,当病毒表面蛋白发生明显变异时,原有抗体可能失效。甲型流感病毒变异频率较高,乙型相对稳定但也会发生变异。不同季节流行的流感毒株可能存在差异,即使近期感染过流感,仍可能感染新毒株。
免疫功能低下儿童更易发生重复感染。早产儿、营养不良患儿、先天性免疫缺陷患儿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抗体产生能力较弱,保护持续时间较短。这类儿童可能在短期内感染同型病毒,或更易被变异毒株突破免疫屏障。长期集体生活的儿童接触病毒机会多,重复感染风险相对增加。幼儿园、学校等场所人员密集,不同来源的病毒株可能交替传播。
建议家长每年秋季为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疫苗可覆盖预测的当季流行毒株。日常注意室内通风,教导儿童正确洗手,流感高发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若儿童出现反复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与其他患儿交叉感染。恢复期保证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锌有助于免疫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