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病毒性脑膜炎的护理需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为主,同时注意休息和营养支持。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和护理措施,病因多为病毒感染,常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1、抗病毒治疗是病毒性脑膜炎的主要治疗手段。阿昔洛韦可用于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脑膜炎,更昔洛韦适用于巨细胞病毒感染,利巴韦林对某些肠道病毒有效。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注意剂量和疗程。
2、对症治疗可缓解患者不适。发热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头痛剧烈时可适当使用止痛药,如阿司匹林或萘普生。恶心呕吐时可使用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
3、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保持病房安静、光线柔和,减少外界刺激。定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注意口腔和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4、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患者抵抗力。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羹、米粥等。适量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心理护理不可忽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消除恐惧和焦虑。鼓励家属陪伴,给予情感支持。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缓解紧张情绪。
6、康复期护理促进功能恢复。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度的肢体活动,预防肌肉萎缩。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注意力练习。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病毒性脑膜炎的护理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包括抗病毒治疗、对症处理、精心护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护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安全。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对预防复发和促进长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